40岁以上注意!消化专家提醒:定期做这项检查,能避开消化道癌风险
11月15日上午,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开幕。本次会议聚焦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热点,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方向,交流临床实践经验。
11月15日上午,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开幕。本次会议聚焦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热点,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方向,交流临床实践经验。
引用本文: 薛兵, 周荣荣, 吴文杰, 等. 呼吸内镜麻醉复苏期残余神经肌肉阻滞3例并文献复习[J].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 2025, 48(10): 937-942. DOI:10.3760/cma.j.cn112147-20250508-00252.
内镜巨头奥林巴斯公布2026年新“企业战略”,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2000个工作岗位,此举作为其战略转型的关键步骤,旨在节省1.5亿美元成本,并将资金重点投入到人工智能驱动的内窥镜解决方案中。
消化内科超声内镜(EUS)的出现,让消化道疾病诊断迈入“精准可视化”时代——它兼具内镜与超声双重优势,像一把“微创探头”,深入食管、胃、肠道等消化道管腔,清晰穿透管壁及周围器官,揪出隐藏在黏膜下的病变“真凶”…
你是否听说过能深入消化道“探查”的超声技术?消化内镜小探头超声,就是将微型超声探头与消化内镜结合,一边“看”消化道表面,一边“扫”深层结构的检查神器。
你想啊,谁能天天想着上厕所,哪儿都不敢离家太远?早上刚出门,肚子一咕噜,得,先找厕所。下午刚坐下开个会,肠道又开始“唱歌”。王先生自己都说,活得像个“定时炸弹”。
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伟,护理部副主任刘玉春莅临活动现场。李伟立足社会发展形式,强调爱岗惜岗敬业的重要性,要求内镜专业委员会成员需用心对待工作,全力以赴。刘玉春聚焦优质护理服务建设。活动特邀齐鲁医院专家进行了新版软式内镜清洗标准理论授课,对比旧版修订要点,
当前,AI技术正深刻变革消化病及消化内镜诊疗模式,它既能辅助医生精准检测病灶,又能优化手术导航流程,显著提升诊疗效率。此次培训班以此为核心,旨在推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强化区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。
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,根据发生部位可将痔分为内痔、外痔和混合痔,将内外痔血管丛分开的解剖学边界是齿状线。2015全国肛肠疾病流调结果显示:我国18周岁以上常住人口中,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.1%,伴有痔疮症状占98. 08%,其中内痔最常见,占痔病人数的59.8
10月27日,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,该院内镜中心团队创新采用“内镜下经食管黏膜下隧道进腹肝异物取出术”,为一名37岁男子取出误入肝脏内的一根长达3.5厘米的鱼刺,实现了内镜技术在跨腔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。
10月28日,澳华内镜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,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.62亿元,同比增长10.37%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0.15亿元,同比减少148.44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0.16亿元,同比减少201.16%,基本每
近日,由淄博市医学会主办、淄博市中心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承办的“消化内镜日间手术管理实践与探索研修班暨淄博市医学会消化年会、淄博消化创新发展论坛”在齐盛宾馆举行。会议汇集全国消化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消化病学研究前沿进展、消化领域基础知识推广、最新临床指南及共识意见
脑室内肿瘤是神经内镜手术的理想适应证,这类病变可经脑室系统自然腔道直达,内镜操作路径短且直接;又因肿瘤常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,引起脑室代偿性扩张,为内镜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。即便脑室狭窄,借助神经导航仍能精准、安全地抵达病灶。
做胃镜当天完成,约肠镜不超过2天,所有检查治疗在同一楼层搞定。近日,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区与内镜中心完成全面升级,以“一体化管理”模式重塑服务流程,让消化病患者告别辗转奔波,享受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。
为推动胶囊内镜技术在儿科的规范化应用与发展,2025年10月11日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成功举办“镜览无遗——儿童胶囊内镜学术沙龙”。本次会议汇聚了多位专家,围绕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、技术要点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。
一段黏膜、一处微隆起、一丝色泽变化,都可能隐藏着早癌的信号。但在普通白光内镜下,这些早期病灶往往只表现为轻度发红、表面细微粗糙或局灶性平坦隆起——极易与炎症、糜烂混淆。
在首届UBD(单孔双通道双介质)脊柱内镜及脊柱微创新技术国际大会上,一场跨越国界的“技术对话”格外引人注目。来自印度的脊柱外科专家桑托什·特里帕蒂桑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他带着对顶尖脊柱内镜技术的期待,十多年间走遍多国比较各种技术,最终在大会现场找到
在人体精密的构造中,食管与胃的连接处,有一道名为“贲门”的智能门户。它如同一扇单向阀门,在我们吞咽时悄然开启,允食物通过,随后紧密关闭,防止胃酸和内容物反流。然而,当这扇门户的“指挥系统”出现故障,该放松时却持续紧闭,便会导致一种令人困扰的疾病——贲门失弛缓症
近日,我院消化内科收治一名43岁女性患者,因“发热、腹痛3天”前来就诊。腹部CT提示为急性阑尾炎伴阑尾粪石梗阻。传统治疗多采用阑尾切除术,但考虑到患者保留阑尾功能的意愿,张超主任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,联合内镜室与麻醉科团队,成功实施了我院首例急性阑尾炎ERA
肥胖日益加重的负担 [1–4] 及其相关合并症,如2型糖尿病(T2DM)[5] 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(MASLD)[6,7],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。